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乌拉尔甘草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
目的:为了在乌拉尔甘草中开发功能性EST-SSR分子标记,分析乌拉尔甘草EST-SSRs特征.方法:从NCBI公共数据库中下载乌拉尔甘草EST序列,运用DNAstar软件中的SeqmanPro程序,对下载序列进行拼接和聚类,去除冗余序列,利用SSRIT软件筛选重复序列长度≥20bp的二、三、四、五核苷酸4种类型的SSR,统计分析乌拉尔甘草EST-SSR的特征.结果:从NCBI公共数据库中下载506......
作者:刘越;黄怡鹤;孙洪波;冯金朝;张水仙;王真;戴景峰;黄璐琦 刊期: 2012- 03
-
大骨节病早、中、晚期舌象特点分析
目的:对大骨节病患者早、中、晚期舌象特点进行分析,为研究不同时期证候特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确诊为大骨节病的患者进行舌诊检查,记录舌象,对不同分期的舌象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早期患者舌色以淡红、淡白、淡紫舌出现比率高,舌形以正常舌形、苍老舌出现比率高,舌苔以薄白苔、白腻苔出现比率高.中期患者舌色以淡红舌、红舌,舌形以正常舌形、裂纹舌,舌苔以燥苔、黄腻苔出现比率高.晚期患者舌色以绛紫舌、淡紫舌,舌形......
作者:王浩中;严石林;罗建;李川;张冲;朱德良;温元强;钱俊辉;罗才贵 刊期: 2012- 03
-
中医医案的证素与检索研究
中医证候数据的处理,是临床研究、数理统计、经验挖掘以及文献检索等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但因其存在大量词形不规范现象,因而也往往成为研究过程中的一大瓶颈.研究以“中医医案数据库”5万余条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良的证素数据处理方法,对证素出现频次进行统计与分析,补充一定数量的其他证素及其常见异构形式,并探索了中医证候数据的检索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于证候内在含义的跨词形检索.......
作者:李敬华;蔡顺利;赵林冰;付衍;陈国勇;吕晓颖 刊期: 2012- 03
-
用系统论原理分析中医“肾藏精”理论
中医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理论,肾藏精是中医藏象理论中肾的重要生理功能,因而“肾藏精”理论是中医藏象学重要内容.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是一个概括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学的系统.因此,中医“肾藏精”理论中的肾不仅包括肾的解剖学概念,还包括了肾的生理病理功能.文章通过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分析中医“肾藏精”理论,用系统论的原理讨论肾与精之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规律......
作者:师双斌;郑洪新 刊期: 2012- 03
-
建立慢性鼻窦炎病证结合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必要性及方法探讨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中医在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但现行的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难以准确、合理地评估中医的疗效.导师张勤修教授提出,运用病证结合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对传统中医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医疗效进行评价,其必要性和方法值得探讨.......
作者:刘欢兴;陈永娜;杨九一 刊期: 2012- 03
-
重复测量设计的方法在慢性疾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探讨重复测量设计与分析方法在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常用临床研究方案进行分析,在传统方案的基础上,引进重复测量设计的方法.该设计方法既遵循了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思想,同时又考虑到某指标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关联性或该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为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一个更为合理和客观的方法.......
作者:陈静;邵明义;魏明;赵文;邱建利 刊期: 2012- 03
-
胸痹辨治中“阳微阴弦”含义初探
“阳微阴弦”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首先是对脉象的描述,更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阳气不足是根本,阴邪乘袭是关键.“阳微”包含阳位式微(上焦阴、阳、气、血)和脏器“阳”性的功能减退(心阳、肾阳、脾阳)两层含义;“阴弦”即是标实,就是根植于阴阳气血的虚衰和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或病理状态:水湿、痰浊、寒凝、血瘀、气滞等.在临床实践中,要抓住病机,辨清虚实之轻重,标实本虚之......
作者:田芸 刊期: 2012- 03
-
中医体质学说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探讨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具影响和有特色的学说思想之一,一直以来被国际社会评价为“先进超前的预防医学”.现将中医体质学说的内容与“治未病”的思想有机结合,责之于体质与疾病不可分割的关系,体质决定着发病与不发病,体质决定病情的转变与预后,所以辨易感人群,辨各类不同体质变化,调整改善体质状态,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中医体质学说必将达到的高境界.......
作者:周少林;戴小丽 刊期: 2012- 03
-
水沟穴急救的中医理论依据和西医作用基础浅析
目的:分析“急救刺水沟”的中医理论依据和西医作用基础.方法:通过分析水沟穴的穴名、定位以及其与周围经脉的关系归纳“急救刺水沟”的中医理论依据;通过局部解剖所见的形态学基础和针刺水沟的量-效关系分析水沟穴在治疗脑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作用基础.结果:水沟穴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经络的关系是其发挥“急救刺水沟”功能的基础.结论:水沟穴所处的重要位置是其发挥“急救要穴”功能的基础,但是合理的刺激......
作者:高靓;崔景军;黎波;何娇君;徐彦龙;杜元灏 刊期: 2012- 03
-
“治节”与五行生克的关系及其临床运用
在五行学说范畴内,“治节”的字面含义是“使治之节”,与五行生克相对应,其内涵与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相对应.从过程角度理解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是理解“治节”与五行生克之间关系的关键.调节五行生克关系的机制除制化和胜复外,还包括土对五行的相生、土司变化对五行相生过程的协助,以及金对各种过程和机制实施的主导三方面.临床上调“治节”主要从恢复肺金和脾土对生克过程的主导和协助作用角度进行.......
作者:宾炜;刘柳;李禾 刊期: 2012- 03
动态资讯
- 1 推按运经仪穴位电刺激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膝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 2 从现代中医医案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 3 中医药对胆道感染胆石病的治疗及体会
- 4 益气化瘀法配合美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 5 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推荐治疗方案和出院诊断参考标准
- 6 安乐片中甘草酸铵的含量测定
- 7 全息疗法并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 8 胸痹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性分析
- 9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45例
- 10 暖心胶囊对慢性心衰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1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脾胃论》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 12 自拟平心饮配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47例临床观察
- 13 加味犀角地黄汤在脂多糖诱导的兔内毒素血症中的防治作用
- 14 食管炎1号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椎间盘炎4例
- 16 硝风洗剂治疗痔疮的临床护理观察
- 17 “动脉”主病新解
- 18 郭文勤应用小柴胡汤临床治验
- 19 辛开苦降治疗慢性胃炎辨析
- 20 芪部胶囊治疗ⅢⅣ型肺结核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