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18年第2期文章
  • 针刺联合气滞痛经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气滞痛经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针刺联合气滞痛经汤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周期3个月,并对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VA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有效率、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气滞痛经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具有较......

    作者:勾明慈;王昕 刊期: 2018- 02

  • 丹参化学成分转化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丹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在临床治疗上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对丹参的化学成分、成分转化及其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中药含多种成分,各成分间存在着拮抗、协同或转化等作用,有关丹参有效成分间的相互转化和药代动力学方面缺乏相关总结综述.文章就近年来丹参有效成分间的相互转化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为丹参的开发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栾茹乔;李慧芬;张学兰;徐保鑫;刁家葳 刊期: 2018- 02

  • 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的定位思考与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癌症是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无传染性的疾病,具有生长快、边界不清、杂有脓血、容易转移等特点,是一种难以治愈且预后不良的疑难重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物质负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治疗癌症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癌症在医学界得到广泛的认可,中医以其辨证论治独特的治疗思路,具有特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

    作者:朱紫薇;顾媛媛;韩玉生;仲丽丽;田嘉琦;周忠光 刊期: 2018- 02

  • 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开发及在中医临床的应用初探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断的基础,基于中医原理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列仪器及软件系统研发是中医证候辨识实现标准化、客观化的前提,文章分析了中医四诊仪器及中医健康管理软件系统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并结合目前研究现状,提出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研发应该从系统、整体出发,以中西医结合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宏观到微观,多维多角度出发,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人体生理病理信息数据库,结合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大数据计......

    作者:刘明;陆小左;赵静 刊期: 2018- 02

  • 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机理研究、临床研究作了系统回顾,从针刺疗法机制、普通针刺、电针治疗、针药结合、穴位埋线及其他疗法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的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研究进展,展现了针刺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优势及广阔前景.......

    作者:周晓玲;韦宛华 刊期: 2018- 02

  • 脾虚证动物模型评价方法评述

    肝郁脾虚证是临床常见的基础证候之一,也是中医学证候现代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肝郁脾虚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开展证候研究意义重大,其中对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尤为重要.通过整理、分析近10年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从一般情况、方药反证、行为学实验、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指标等方面总结出常用的几种评价方法,阐述了各实验的操作方法、指标特点、适用范围等,以期对肝郁脾虚证动物实验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作者:黄辰;李瑛;赵妍;罗丹妮;陈颖;周思远 刊期: 201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