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重辑严氏济生方》痢疾论治的临床启示
《重辑严氏济生方》中有关痢疾的论述,如“夫人饮食起居失其宜……故为痢疾也”“大凡伤热则为赤……则赤白兼下”“大凡痢疾,不先去其积,后必为害”,这些论述阐释了痢疾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则治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任晓颖;周天羽 刊期: 2018- 10
-
中医血脉理论视角下老年性低血压的发生机制及防治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逐渐成为医疗领域不可回避的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不断衰退,诸如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低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员,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和健康要求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心血管健康的威胁性疾病.禀赋不足、饮食失衡、情志不调等均是老年性低血压的主要诱因.准确理解并防治老年性低血压已成当务之急.在中医血......
作者:张积宁;杨洁;杨传华 刊期: 2018- 10
-
“枢机不利”致IgA肾病机制探讨
IgA肾病无论从发病特点、病变脏腑还是临床表现都显示“少阳枢机不利”是其重要病机之一.少阳主枢,其气游行三焦,贯通全身上下,在下络属于肾.三焦总司气化的功能与肾阳气化、主司水液代谢不可分割.“枢机不利”则代谢失常,肾不藏精,精气下漏,发生蛋白尿血尿.又柴胡证病在三焦,波及阴阳、表里、上下、内外.故临床采用和解法治疗多获良效.然和解法疗效机制的现代机理如何?文章认为枢机不利导致IgAN与西医发病机制......
作者:孙红旭;卢嫣;王怡 刊期: 2018- 10
-
芍药甘草汤功用新识
芍药甘草汤在临床上运用相当广泛,但该方在功用上历来争议颇多,并且方中应该用白芍亦或用赤芍更是莫衷一是,该文通过对芍药的本草学考证,并对仲景在诸方中运用芍药的思路进行分析,同时对芍药甘草汤原文的病因和病机进行探讨,进而正本清源,确立方中芍药应为赤芍,得出芍药甘草汤方义的本质及其功用,以便于指导临床工作者更准确更有效的运用本方.......
作者:李晓刚;陈耀辉 刊期: 2018- 10
-
消渴病因病机理论框架研究
消渴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渴的发病率也在逐年的攀升之中.了解其发病机理,对于全面掌握和治疗此类疾病是非常有意义的.祖国医学对于消渴的认识较早,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病因、病机理论体系,通过梳理历代医学著作,剖析消渴发病的病因病机,总结归纳如下:消渴病因可概括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禀赋因素,外感邪气多为六淫阳性邪气,内伤病因以饮食、情志及劳倦等因素单独或相兼作用为主,消......
作者:杜骥腾;石岩;杨宇峰 刊期: 2018- 10
-
“健、运、清、消”调治小儿病
健、运、清、消四法之健为益气健脾,温中暖胃之义,健法同中医八法之补、温二法;运为助、行、理之义,运法同八法之和法;清为清热泻火、清热利湿、清泻导下、清热凉血、清热解表、清热解毒、清热利尿之义,清法同八法之清、下二法;消为消食导滞、消痰利水之义,消法同八法之吐、消、下三法.四法合参可用于小儿滞、疳、吐、泻诸多脾系疾病,久咳、哮喘、乳蛾、易感冒诸多肺系疾病,小儿迟软、生长缓慢、夜啼诸疾和非疾非健康之小......
作者:侯江红 刊期: 2018- 10
-
《脾胃论》“心脾相关”理论探析
“心脾相关”为李东垣《脾胃论》中重要理论之一.文章试分别阐述心脾间生理与病理之间的联系,探讨“心之脾胃病”及情志病与脾胃的关系.《脾胃论》中所载的心脾理论创新性强,提出“心之脾胃病”的概念,并通过“阴火”理论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作者:苏洪佳;陈国忠;谢君艳 刊期: 2018- 10
-
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中医脾胃病症状术语标准化研究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医脾胃系统疾病范围的症状术语进行标准化研究.方法:通过搜集相关标准、教材及学术期刊等普遍认可的文献,从中提取原始中医脾胃病症状词语,并按照术语命名的7大原则确定术语词条.对于遴选的中医脾胃病症状术语按照部位进行归类,参照术语定义原则界定其概念后征求专家意见,进而不断修改完善.结果:终确立中医脾胃病常见症状术语并构建中医脾胃病症状术语数据库.......
作者:倪菲;曲金桥;王彩霞;崔家鹏;于睿;李可大;袁东超;杨茗茜;李思琦 刊期: 2018- 10
-
麻黄在湿温病中的运用刍议
湿温病素有“禁汗”之说,而麻黄有“发汗峻药”之称,能否用于湿温病历来存在仁智之见.文章据诸多医家之论述及临床应用,提出湿温病并非一概“禁汗”,且麻黄发汗之力的强弱,可通过控制用量与合理配伍以调节,故湿温病不必禁麻黄.在湿温病兼寒湿束表时,配伍麻黄可助解表祛邪;兼肺气闭郁之咳喘时,伍之可助止咳平喘;湿重热轻、气滞湿阻之象明显时,伍之可收行气祛湿之功.并对其注意事项进行了阐释,后举两则医案为例.......
作者:邓怀涵;蔡涛;冯瑞权;贾波;陈岚 刊期: 2018- 10
-
中医瘿病病因病机理论框架结构研究
依据中医经典和医家著作及现代进展与成果,深入研究和具体阐明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框架,总结其内在发展规律.瘿病的病因可概括为情志所伤;饮食不当、水土失宜;体质差异、劳倦所伤.病机为肝郁气滞;肺脾气结、炼津生痰;血瘀入络,初步形成了对瘿病病因、病机理论认识的基本框架.......
作者:薛玲;石岩 刊期: 2018- 10
动态资讯
- 1 猪苓汤加味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 2 肾脏病的中医研究思路与方法
- 3 从现代中医医案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瘫综合征临床分析
- 5 不同性别人群常见心身症状比较研究
- 6 中药降白丸治疗白癜风70例
- 7 中药浸浴对烧伤后残余创面细菌清除的影响
- 8 高血压的中医外治法
- 9 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9)
- 10 辨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40例
- 11 邓铁涛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
- 12 中药四气理论研究方法与思路综述
- 13 加味六磨汤治疗返流性胃炎37例疗效观察——附西药组32例对照分析
- 14 中医护理干预在急性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 15 小儿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 16 针刺联合肠炎清治疗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价值分析
- 17 参附芎泽注射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液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及血清TNF-α IL-1β IL-6含量的影响
- 18 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观察
- 19 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 蒋健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治疗黄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