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六经辨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探述
冠心病属传统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在《伤寒杂病论》中早有记载,实践千年,疗效无庸赘述.但涉及相应经方之多、所治疾病及疗效之杂,却未系统以六经辨证为纲加以深化及整理.文章以六经辨证为纲,将临床中常用于治疗此病的方证、理论研究的特点、特殊煎服方法加以概括,认为今后创新六经辨证思想、以“中”论“西”应是冠心病治疗的发展方向.......
作者:马镱洋;庞敏 刊期: 2017- 07
-
论“血在上则忘”
宋代医家许叔微以“血在上则忘”,解释《伤寒论》蓄血证“喜忘”的病机,并指出该说法出自《素问》,然而通过文献学及诠释学研究发现,《素问》所说为“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与许叔微所言并不一致,许叔微属过度诠释.虽然“血在上则忘”是一种误读,但仍可以为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研究提供方向与思考.......
作者:张涛;杜欢;刘超武 刊期: 2017- 07
-
基于自噬理论探讨补气活血方促进缺血性脑损伤血管新生
已有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内质网应激导致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堆积,自噬通过清除这些蛋白质或细胞器,转化为一定能量,有利于细胞存活,并且一定范围内的自噬有利于血管新生.课题组的先前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治疗能促进缺血性脑损伤血管新生.文章通过探讨自噬与气虚血瘀证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补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促进血管新生的机理打下基础.......
作者:刘启华;陈永斌;何泉;蒙加泉 刊期: 2017- 07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思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本病虽尚无根治之法,但国内医家根据中医理论,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各医家的治疗思路综述如下.......
作者:崔世超;柳越冬 刊期: 2017- 07
-
浅析中医六腑学说与现代免疫的关系
六腑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现代免疫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六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则免疫功能正常,邪气难以致病;如果六腑功能失常,正气虚弱,则免疫功能多低下或紊乱,易引起多种疾病.文章通过中医和现代医学文献检索,探讨了六腑中的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及三焦在现代免疫中的作用,浅析了中医六腑学说和现代免疫二者的关系,旨在为防治中医六腑相关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韩晓伟;谭健;关洪全 刊期: 2017- 07
-
运用《黄帝内经》意象思维论治便秘
意象思维是《黄帝内经》极其重要的思维模式,贯穿于养生、藏象、诊法、刺法等领域.运用意象思维,将人体的肠道比类为自然界中的河道,将排泄的粪便比类为行进中的舟船,将肠道的津液比类为河道里的河水,将中气的推动、肺气的肃降、胃气的降浊比类为河道中的风力,据此拟出开通河道、补充河水、增强风力等方法论治便秘,以期拓展临床医生的临证思维,指导临床辨治便秘.......
作者:罗力;朱章志;廖华君 刊期: 2017- 07
-
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过敏性皮肤病同病异治初探
中医皮肤病有其独特辨证体系,临证中既要整体察病,密切关注与患者发病相关的内外因,又要详审其皮损特性,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参,方能有效立法遣方用药.中药性能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过敏性皮肤病致敏物虽种类万千,对无系统症状者患者仍多从皮损特征辨证.我们在多年临床中将致敏物与中药类比,在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时可通过确定致敏物“中医属性”辨证施......
作者:杨刚;张琪;谭城 刊期: 2017- 07
-
曹式丽从风论治IgA肾病经验
IgA肾病(IgAN)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肾脏疾病,目前约占我国肾小球疾病发病的20%~30%,罹患人群往往在发病10~20年间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阶段,对于该病的诊疗长期作为肾脏病领域临床与科研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长期致力于以IgA肾病为代表的慢性肾脏病的中医临床证候特征、病机演变规律与优势辨治方案的筛选工......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 07
-
邓中甲治疗肝系病证常用药组选析
药组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长期临床的经验积累过程中,逐渐总结形成的一门药物配伍理论.邓中甲教授在40余年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对药组的使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临床验之屡见良效.文章通过长期跟师门诊,对邓中甲教授临床中肝系病证的常用药组进行总结,并结合验案探讨其规律、特点和机制.......
作者:王振兴;潘怡;张秀;彭波;邓中甲;王飞 刊期: 2017- 07
-
曹式丽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浅析
特发性膜性肾病作为当前肾脏病学临床热点,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寻找有效治疗方案已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临床现实问题.中医药防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科学研究价值.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医治疗领域形成特色学术观点.文章就该特色学术观点,予以初步总结与阐释,为序贯开展的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前期工作基础.......
作者:窦一田;杨洪涛;曹式丽;张涛;韩君英 刊期: 2017- 07
动态资讯
- 1 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2及TLR-4的含量与气阴两虚型老年房颤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 2 从维生素D对Th17/Treg的调节探讨肺纤维化与肾不纳气的相关性
- 3 糖尿病久病从痰瘀辨治
- 4 中医思维方法研究述评
- 5 雷公藤的临床应用
- 6 电针刺激对大鼠髌骨腱血流量变化的影响
- 7 黄芪水蛭及其不同比例配方含药血清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和分泌Ⅳ型胶原影响的比较研究
- 8 “因质制宜”与“因时制宜”防治儿童哮喘的思考
- 9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药治疗疗效观察
- 10 不同中医治法对不同肝癌细胞株的作用比较
- 11 心理治疗加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疼痛120例
- 12 电针对面神经损伤模型的形态学观察
- 13 中药注射剂研制中应用指纹图谱技术探讨
- 14 《药性粗评全注》之学术特色
- 15 和中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 16 谢晶日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经验拾萃
- 17 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 18 代谢综合征之中医浅识
- 19 HPLC法测定多烯紫杉醇脂质体药物包封率
- 20 尿感颗粒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