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17年第2期文章
  • 马鹿茸多糖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筛选优化马鹿茸多糖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马鹿茸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提取工艺,考察药材粒度、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考察原料药材脱脂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比较超声与水煎煮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佳工艺为鹿茸脱脂后粒度80~100目,超声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8,每次40min.结论:经过验证该马鹿茸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合理、简便、可行.......

    作者:宋佳;张振秋;李峰 刊期: 2017- 02

  • 八脉交会穴配伍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在四肢部相通的八个腧穴,临床中常上下配合应用,即公孙配内关、后溪配申脉、外关配足临泣、列缺配照海.作为一种经典的腧穴配伍方法,八脉交会穴上下配伍的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涉及多系统、多部位疾病,具有“异治同病”的特点;目前关于其配伍机制的研究仍局限于单一的西医还原理论,不符合针灸的整体性调节作用,无法解释“异治同病”的特点,复杂网络技术或可为腧穴配伍的机制研究提供一种......

    作者:邹金芯;潘兴芳 刊期: 2017- 02

  • 常见功能性胃肠病腧穴配伍规律的多角度探析

    目的:从文献分析、传统与现代针灸理论多个角度探析常见功能性胃肠病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文献,并与传统与现代针灸理论指导下的腧穴配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是肠易激惹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便秘,三者在文献分析、传统和现代针灸理论指导下的腧穴配伍方案呈现显著的一致.结论:从文献分析、传统与现代针灸理论多个角度分析常见功......

    作者:张树森;赵妍;鲁凌云;张微;罗芳丽;李瑛 刊期: 2017- 02

  • 药罐疗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传统药罐疗法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针灸、推拿的常规综合保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药罐疗法.两组均以6次为1个疗程,疗程与疗程之间间隔ld,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腰椎功能量表评分(JOA评分......

    作者:雷龙鸣;龙威力 刊期: 2017- 02

  • 针刺配合外用中药辅助三阶止痛法治疗胃癌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外用中药对胃癌疼痛的辅助止疼效果,为解除患者的痛苦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可行途径.方法:将68例胃癌疼痛患者按照疼痛等级的不同(轻、中、重)分为三阶,再随机将三阶患者分配到针药组和对照组两组.针药组采用针刺加外用中药配合三阶止痛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三阶止痛法治疗.结果:两组对胃癌疼痛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其中针药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针药组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

    作者:范景宽 刊期: 2017- 02

  • 浅谈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发生于绝经后妇女的一种常见病,以全身骨量减少和骨显微结构破坏和骨的力学性能下降为特征.根据绝经后妇女“多虚多瘀”的特点,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脾虚、肝虚为本,血瘀、痰浊为标.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类性激素样作用,能减少骨量丢失,提高患者骨密度,促进钙吸收,并改善疼痛症状,在防治PMOP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文将根据PMOP肾虚、脾虚、血瘀的病机特点......

    作者:徐娟;朱俊卿;陈智勇;陈世贤;郑松塬;李娟 刊期: 2017- 02

  • 针灸调节皮肤局部免疫功能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有关针灸作用于腧穴后对皮肤局部免疫影响的相关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机理也在不断的深入.针灸作为具特色的传统中医疗法,施治的首要步骤就是与局部皮肤作用.文章拟通过分析中医皮部理论与皮肤免疫理论在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方面的相关性,探讨针灸对皮肤局部免疫细胞和分子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今后深入认识针灸通过皮肤免疫启动机体整体调节机制等提供思考和借鉴.......

    作者:杨惠;张何骄子;王祥;庄志奇;景向红;吴巧凤 刊期: 2017- 02

  •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银杏叶提取物(GBE)是从传统中药银杏的干燥叶中提取的具有独特药理活性的混合物,GBE中含有黄酮类、萜类内酯、有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保护神经系统等主要药理作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治疗效果.该文对近年来有关GBE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中更好的使用GBE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作者:张鹏飞;廖丽君;邓祯;谭玉萍 刊期: 2017- 02

  • 中医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近况

    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我国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有效地针对本病进行治疗对患者尤其重要.以下简要概括了近年中医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研究近况.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辨证论治、疗效确切、价格适中、方法多样、不良反应小等等优势,临床应用,值得学习和推广.......

    作者:毕文静;柳越冬 刊期: 2017- 02

  • 气虚血瘀证与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进展

    气虚血瘀证是临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常见的中医证候之一,在心血管等慢性老年性疾病中较常见.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气虚血瘀证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气虚血瘀证存在细胞凋亡,包括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凋亡等;益气活血方药可抑制细胞凋亡,包括抑制软骨细胞、肿瘤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凋亡等,而基于“以方测证”“以药测证”的原则,益气活血方药可抑制细胞凋亡,间......

    作者:吴培;胡小勤 刊期: 201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