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16年第9期文章
  • 基于证候和体质研究偏头痛中医病机和分期治疗思路探索

    目的:探索偏头痛的中医病机和分期治疗思路.方法:在300例偏头痛患者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统计学的方法探索偏头痛中医病机,并根据病机提出分期治疗思路.结果:偏头痛的中医痛机以肝肾阴虚为本,风、瘀、痰、热伏邪为标,外界的不良刺激或机体的机能失调可引动伏邪而发病.根据痛机所提出的治疗思路为急性期应以祛风活血、化痰清热为主;缓解期以柔肝补肾为主,辅以祛风活血、化痰清热以清除伏邪.另外运用中......

    作者:谢卫平;倪文璐;倪进军 刊期: 2016- 09

  • 大气下陷与升陷汤在冠心病临床应用的探讨

    清代张锡纯在《内经》《医门法律》对大气阐述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自己所著之书《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明确地记载了大气的概念与功能,并提出“大气下陷”一词.而且阐述了大气下陷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自创升陷汤对其加以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文章基于张锡纯对大气下陷的理解与阐述,结合临床案例对大气下陷证与升陷汤在冠心病的应用进行整理、归纳,为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周宇石;张明雪 刊期: 2016- 09

  • 中医症、证、病的规范化研究思路探讨

    中医症、证、病是中医诊断学辨证论治的基本要素,三者之间既彼此相关又有一定区别.中医症、证、病的规范化是中医学走向标准化、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探讨中医学症、证、病各自规范化的意义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作者:王河宝;孙悦;丁成华 刊期: 2016- 09

  •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刍议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一句历代存在着不同见解,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精”与“柔”的理解上.“精”当理解为精神爽慧,“柔”当理解为筋肉柔和.阳气具有温煦之性,能够温养神与筋,使精神爽慧、筋肉柔和.......

    作者:冯珂;纪立金 刊期: 2016- 09

  • 中医治未病术语标准化研究(2)

    中医治未病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思想观念而形成的珍惜生命,促进健康的医学理念.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中医治未病的基本内容.中医治未病术语是中医治未病知识体系中核心、本质的部分,凝聚、浓缩了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价值理念,是了解中医治未病理论、原则和方法的钥匙.中医治未病术语标准化是中医学术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应遵循中......

    作者:倪菲;李可大;于睿;袁东超;李思琦;杨茗茜;李德新 刊期: 2016- 09

  • 通调水道治疗干燥综合征考析

    干燥综合征属中医“燥痹”范畴,其基本的病因病机是脏腑功能失调,内燥丛生.临床治疗多从滋阴润燥,有时疗效并不尽如人意.文章从中医整体观念的角度出发,对“通调水道”进行考析,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论证“通调水道”在本病治疗的重要性,为干燥综合征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刘瑞林;周全;李纪高;周瑾 刊期: 2016- 09

  • 从脏腑传化论治白血病

    脏腑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以及转归与脏腑关系密切,文章试从脏腑传化的整体角度角度来解读白血病,从而为白血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作者:于天祥;徐瑞荣 刊期: 2016- 09

  • 《黄帝内经》论述泄泻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疗启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依据其临床症状,当属中医“腹痛”“泄泻”等范畴,《黄帝内经》中有“飨泄”“洞泄”“濡泻”“注下”“鹜澹”“后泄”“遗矢”等病名,其中的脏象学说、诸泄、腹痛等相关条文提及泄泻与各脏腑之间的关系,虽未论及方药,却对阐述IBS-D的病因病机,以及辩证论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文遵循《黄帝内经》中有关泄泻的论述,探究IBS-D病因病机、治法及用药,......

    作者:袁旭潮;王捷虹;王康永;田艳朋;马小兵;张成明;唐旭东 刊期: 2016- 09

  • 从风论治湿热型肝病黄疸性瘙痒的研究

    目的:探索从风论治肝病黄疸性瘙痒的应用.方法:肝病黄疸性瘙痒的病机为:肝失疏泄,胆汁郁结,胆络瘀阻,胆汁外泄肌肤所致.风邪为百病之长,风性善行数变,风气同于肝;风邪袭肝,肝失疏泄,携湿热邪气而瘀阻胆络致肝病黄疸性瘙痒.风药质轻味辛,善于宣畅气机,活血通络之功,具有开泄腠理宣表透达的作用;其性温燥,且风能胜湿,使入侵湿热之邪从表而解,祛除了引发黄疸的直接原因,故可退黄止痒.治疗上根据外风、内风辨证论......

    作者:黄覃凤;韦艾凌;潘哲;张永琴 刊期: 2016- 09

  • 肾之“相使贵贱”内涵探析

    从“水为万化之原,肾为人之始生”“肾为元气之根,天癸之源”“肾为五脏之根,化源五脏之精”3方面探讨了肾之“相使责贱”的内涵.“水为万化之原,肾为人之始生”,从肾五行属水,水为万化之源角度论肾“贵”;“肾为元气之根,天癸之源”,从肾对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重要性论肾“贵”;“肾为五脏之根,化源五脏之精”,从肾和五脏的相使关系论肾“贵”.......

    作者:张立艳;陈晓 刊期: 201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