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湿疹与外感六淫相关性的古医籍研究

    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古代病名以“浸淫疮”为主,其发病与外感六淫密切相关,外感邪气引动内在风、湿、热邪,内外之邪相互搏结亦为发病的重要原因.文章从外感六淫出发,结合内外合邪的影响,对湿疹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相关的古代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以期为湿疹现代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作者:宋佳怡;袁卫玲 刊期: 2016- 04

  • 脾胃升降理论与经典方剂的临床应用

    脾胃升降理论在中医脾胃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核心地位,起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论》,成熟于《脾胃论》并经由叶天士“脾升胃降”理论而完善.以脾胃升降理论为指导思想,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补中益气汤分别作为代表辛开苦降法、和胃降逆法、益气升提法的经典方剂,在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郭宇;苏晓兰;宋熠林;魏玮 刊期: 2016- 04

  • 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

    “益肾健脾,涤痰散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源于临床实践,又经过长期的临床与系列实验研究验证、深化,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痛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临证治疗中.其代表方补肾抗衰片能够明显改善肾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胸痹心痛证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酪氨酸硝基化的作用,而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可能是“痰”的物质基础.补肾抗衰片的系列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脾虚......

    作者:张光银;张军平 刊期: 2016- 04

  • 张锡纯论大气探析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清末民初医学大家张锡纯,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以其为实用之学,文辞简易,易于为临床医家所学习,故被尊为中医第一可法之书.张锡纯所论,引经据典,联系临床,故多有思想深度,启迪后人.对其著作进行深入研究,有很大必要性.文章通过分析张锡纯对大气源流、所主功用、致病机理、所主疾病、治疗大法及兼证认识,以期为临床遇此类疾病提供治疗思路.......

    作者:彭磊;田列;石岩 刊期: 2016- 04

  • 论脾为五脏之本

    农耕文化孕育了崇尚土德的五行观.“土爰稼穑”,“吐生万物”,为“万物之母”,而脾主运化,其中“化物”和“灌四旁”的功能类比于土,故脾在五行属土.人体的两大基本物质是气和血,其来源于脾运化之水谷精微;生命的基本特征是升降出入,而脾升胃降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脾具坤静之德、乾健之运,颐养形神,故为五脏之本.......

    作者:王彩霞;崔家鹏;秦微;于漫 刊期: 2016- 04

  • 《千金翼方》求子方用药规律和特色探讨

    《千金翼方》求子方用药规律和特色,求子六法,核心药物分析,原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分而论治,原发性不孕次第用药、男女同治、内外合治,继发性不孕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剂型丰富多样.......

    作者:露红 刊期: 2016- 04

  • 从中医病因病机与常用药探讨痤疮的中医治疗特色

    痤疮是临床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面容,且临床发病机理并不十分明确,西医的治疗疗效也不尽如人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西医治疗,已形成了公认的中医治疗特色.文章从古典医籍出发,从痤疮的病名、发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常用药,来深入研究探讨痤疮的中医治疗机理,以进一步指导痤疮的中医临床治疗.......

    作者:顾炜;张小卿;吴景东 刊期: 2016- 04

  • 基于“湿温”探讨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证治规律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在病因、发病途径、发病特点等方面与湿温病相似,其发展特点符合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黄疸前期,病变在卫分;黄疸期,病位多在气分,病变以脾胃为中心;病情进展至肝衰竭阶段,可按内陷营、血分辨证.从湿温认识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采用卫气营血辨证,对于从整体上认识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证治规律,提高临床疗效,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翔;杜念龙;盛国光 刊期: 2016- 04

  • 欧柏生运用经方治疗白癜风经验琐谈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的皮肤黏膜疾病,具有后天性、慢性、顽固性等特点,目前西医暂无公认的成熟的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治疗白癜风具有很大优势.欧柏生教授认为运用经方治疗白癜风疗效肯定,提出了通过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白癜风,并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覃玉穆;候亚林;孙亚如;欧柏生 刊期: 2016- 04

  • 王秀云运用“治未病”理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体会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临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中医典籍中并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对应的病名,多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归入“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崩漏”“闭经”“不孕”等范畴.导师王秀云教授运用中医“治未病”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诊治,提出分阶段治疗该病,调经助孕,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该病发生率,临床取得良好......

    作者:王轶蓉;王秀云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