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第8期文章
  • 五行音乐联合理虚解郁方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影响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联合中药理虚解郁方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雄性大鼠7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理虚解郁方组、音乐组(按五行音乐:宫商角徵羽五调分为5组),中药联合音乐治疗组(按五行音乐:宫商角徵羽五调分为5组,简称音药组)每组6只.给予复合因素造模(慢性束缚、冷水游泳、夹尾激怒法),同时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2mL,理虚解郁方组及音药组予中药2mL灌胃,音乐及......

    作者:吴丽丽;张振贤;张烨;董书桂;李娜 刊期: 2015- 08

  • 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IL-2、IL-16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Rat)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6(IL-16)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肾利湿法防治AG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痛风舒组)、西药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及中药复方低、中、高剂量组,共7组,每组12只.采用尿酸钠(MSU)联合氧嗪酸钾(OxO)诱导大鼠AGA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作者:孙许涛;张旭东;韩洁茹;刘春红;乔羽;解颖;张献;曲晓雪;姜德友 刊期: 2015- 08

  • 《伤寒论》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

    目的:了解《伤寒论》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情况.方法:分别梳理《伤寒论》和《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框架,并进行比较,发掘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变化.结果:《伤寒论》在阴阳学说哲学思想、藏象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则治法方面对《内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并以三阴三阳辨证理论体系加以概括总结.结论:《伤寒论》三阴三阳理论体系是在深刻吸纳《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加以临床实践总结与创新而......

    作者:李文元;郭华 刊期: 2015- 08

  • 立足“五行圆运动”再探体虚感冒

    按照以往经验,体虚感冒多以解表为主,辅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分型辨治;临证之际,颇显繁杂,且难执病根,因而疗效欠佳.基于《伤寒论》少阳病病机认识及五行圆运动理论,作者认为体虚感冒以“郁”“虚”为核心病机,运用柴胡桂枝汤调和土木,畅运枢机,开郁补虚,升阳实卫,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马瑜;谢欣颖;张萌;朱章志 刊期: 2015- 08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病机探讨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困扰广大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文章从发病原因、发病部位、临床症状、有效治疗方法及中医理论分析,探讨了其主要病机.并通过物理学概念阐述了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

    作者:孙成力;高建东;陆文;何立群 刊期: 2015- 08

  • 从脾肾亏虚论治糖尿病骨质疏松

    文章系统总结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临床经验.作者认为糖尿病骨质疏松相当于中医的消渴并骨痿,并从脾肾亏虚对其进行论治.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提供相应的诊疗方法.......

    作者:王东;方莲;李敬林 刊期: 2015- 08

  • 浅谈先秦两汉时期对消渴因机的认识

    消渴病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症状.消渴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糖尿病虽然属于慢性内科病,但其危害性极高.早在先秦两汉时期,中医学就有了对消渴病的记载,而且当时人们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已经形成雏形,为祖国医学作出巨大贡献.文章对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中医文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进行探讨分析,简略归纳出本时期对消渴因机的认识.......

    作者:张世超;杨宇峰;林芳菲;石岩 刊期: 2015- 08

  • 舌脉面诊仪器在证候辨识方面的综合应用探讨

    中医四诊客观化是证候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而证候规范化、客观化是中医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文章分析了舌脉面诊仪器综合应用于临床辨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结合多年来相关研究在诊断客观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提出舌、脉、面诊仪器综合应用以增强中医辨证诊断客观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研究思路初步探讨,期望能为中医诊断客观化的发展完善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作者:王得力;陆小左 刊期: 2015- 08

  • 论一门新兴学科——中医术语学

    中医术语学是中医学之下的一门新兴的与文、理、医相交叉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医术语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李德新教授在国内首创中医术语学学科,为中医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填补了国内术语学发展史上的空白.文章从中医术语学的学科属性、科学意义及中医术语的概述三方面进行探讨,为建立起具有国家视野与中国特色的中医话语体系的新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倪菲 刊期: 2015- 08

  • 龙江医派奠基人高仲山治疗肿瘤学术经验

    高仲山先生将肿瘤相对的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详述肿瘤的发病与七情所伤,六淫外袭,饮食、起居、生活不节,年龄等因素有关.创立了气血瘀滞、痰瘀凝结、火毒内蕴及脏腑功能失调等学说.临床多从阴阳、善恶、病位和脉象等方面对肿瘤进行辨证.根据病机和病情制定了清疏气机、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和胃镇逆、润肠通便、止血定痛等治法,并列举了相应的治疗方药.......

    作者:周雪明;姜德友 刊期: 2015-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