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经行头痛治法探析
根据“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的机理,可将经行头痛分为虚实两端,其病机为气、火、痰、虚、瘀等侵袭脑窍而致脑髓失养,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治以祛邪通络,滋养脏腑,以平为期,并将宁心安神贯穿始终.......
作者:张德新 刊期: 2014- 02
-
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p)为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基因分型是触及生命本质的方法,不同基因分型与疾病相关性不同、其耐药性也不同.文章从Hp基因分型入手,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不同基因分型与疾病的相关性、不同基因分型的耐药情况、不同基因分型与黏膜损害程度的关系以及中医药抗Hp的干预环节,简要总结了近7年幽门螺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情况,为中医药抗Hp治疗提供新方法,发现新药物.......
作者:苏敏;张丽颖;王凤云;李振华;李保双 刊期: 2014- 02
-
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研究进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的相关文献,从文献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三方面总结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客观存在,且可能通过机体内在生物学机制发挥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研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等问题.今后当加强实验设计和评定方法的科学性,以广泛的疾病或疾病模型为载体,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展开相关研究.......
作者:班海鹏;杜宇征;张丽丽;王舒 刊期: 2014- 02
-
茯苓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
旨在探讨茯苓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通过文献分析,结合抑郁症病机特点,总结其配伍应用规律.茯苓在治疗抑郁症中有化痰助肺司宣肃、利窍宁心安神志、健脾化湿调升降、和中护肝利疏泄、利水下气伐肾邪之功,随证配伍,开郁行滞.对其配伍应用的深入研究,将为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黄世敬 刊期: 2014-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硼替佐米致骨髓瘤患者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即辨证应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西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后出现不完全性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联合应用硼替佐米化疗后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辨证中药保留灌肠,以大承气汤为主方,随证加减.而对照组予0.2%肥皂水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综合疗效、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优于......
作者:朱丽梅;曹泽伟 刊期: 2014- 02
-
中西医结合方案改善中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72例中风急性期病人,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纳入研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规西医治疗+口服益气活血散),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评价治疗后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改善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生活能力恢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急性期有很好疗效.......
作者:曹平;赵文;罗燕 刊期: 2014- 02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加中药口服、针灸治疗)5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58例,观察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总有效率81.0%,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青山 刊期: 2014- 02
-
应用络病学理论抗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劳则气耗”,“久则血伤而入络”;病初在气,久病入络是络病学重要学术观点和发病观.运动性疲劳初病在气,主要为运动功能障碍和湿浊代谢邪毒物质瘀滞.治宜利湿化浊祛邪以宣通气机;运动性疲劳久病入络,主要为阳气耗损,脾肾损伤,运动原始动力不足,治宜温补脾肾阳气以宣通经络.无论内服还是外治都紧扣经络、气机、病邪等关系施治,获得抗运动性疲劳良好效果.......
作者:喻治达;沈丹丹 刊期: 2014- 02
-
霍介格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潮热证治经验举隅
乳腺癌及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而卵巢癌的发病率则位居妇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3位.绝经前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及各期卵巢癌患者行卵巢切除术等内分泌治疗后常伴有潮热等围绝经症状,影响其生活质量,霍介格教授临证多以“肝肾失常”立论,从“火”入手,分阴阳,辨虚实,调气血,并着眼于脏腑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常以疏肝泄热,清泄肝胆实火,滋肾清肝及阴阳双调等法治疗本......
作者:憨镔 刊期: 2014- 02
-
针灸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肢肌力评分和下肢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患......
作者:陈家骏;蔡东平 刊期: 2014- 02
动态资讯
- 1 HPLC法测定眼保Ⅰ号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 2 李德新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经验撷萃
- 3 从热毒血瘀探讨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 4 中成药翁沥通片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 5 针刺失眠穴方治疗失眠症56例疗效观察
- 6 酸甘化阴配伍法探析
- 7 芪参归龙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血脂、血压指标的影响
- 8 吗啡滴定联合中医方法治疗晚期癌因性疲乏
- 9 中风醒脑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
- 10 消积饮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循环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
- 11 玉屏风散加味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 12 壮医药线点灸合独活寄生汤治疗慢性腰腿痛疗效观察
- 13 健康体检人群中齿痕舌的研究
- 14 寿胎丸合四物汤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对细胞免疫因子的影响
- 15 杞黄颗粒对肝肾阴虚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力及眼底情况的影响
- 16 分型辨治偏头痛
- 17 嗣子汤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疗效观察
- 18 循证医学对中医药学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 19 山楂叶提取物对高血脂大鼠的影响
- 20 灯盏细辛口服液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