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调理脾胃针法腧穴配伍组方思路探析
调理脾胃针法为张智龙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针刺方法,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调理脾胃针法对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良好疗效.导师认为脾胃同病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脾虚湿盛是2型糖尿病的易患因素,脾胃升降运化失常是2型糖尿病的病机关键,故针对其病理特点创立了调理脾胃针法,取穴: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曲池、合谷、丰隆、血海、地机、太冲,功在健脾化湿、活血化瘀,其腧穴配伍组方思路法自调......
作者:李梦梦;卢轩;张智龙 刊期: 2014- 12
-
调和五脏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浅析
围绝经期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病,在中医学里属于“经断前后诸症”、“绝经前后诸症”、“百合病”、“郁证”、“脏躁”等范畴.传统中医对经断前后诸证的认识多根据“肾主生殖”、“经水出诸肾”等理论,认为经断前后,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逐渐亏虚,精血不足,脏腑失于濡养,易引起机体阴阳失衡,从而导致本病发生.笔者根据导师李云波老师临床经验及文献研究整理从调和五脏的观点出发围绕机、证、法、药来探讨围绝经期综合......
作者:苏琳;毛燕茹;李云波;潘雪 刊期: 2014- 12
-
脂肪肝从毒论治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这一肝脏代谢性疾病常见之于临床,其中包括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及营养失调性脂肪肝[1].因此,加强其防治,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认为,毒邪在脂肪肝的发病、进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应加强毒邪对其致病作用的研究.......
作者:朱振红;郭朋;唐旭东;郭瑞 刊期: 2014- 12
-
《诸病源候论》对脘腹痛病症学术发展的贡献
《诸病源候论》早将脘腹痛单独作为一类疾病,设专候论述,对脘腹痛的认识不仅较为全面,且富有创新.其认为脘腹痛多因脏腑虚弱,病位涉及心、胃、脾、肾、大小肠,胞宫、冲任等多个脏腑经脉,毒邪也是脘腹痛发生的重要因素;明确指出脘腹痛的病机乃气机逆乱、冷热不调;杨氏对脘腹痛的诊察,突出脉诊可提示脘腹痛的预后吉凶;其对脘腹痛演变的认识,也补前人之不足.......
作者:孙理军 刊期: 2014- 12
-
中医药防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思路探讨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旨在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对CSA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归纳与分析,探讨中医药防治本病研究的物质基础,以期明确研究思路与方法.......
作者:宋敏;柴居堂;董万涛;温孝明;陈秉雄 刊期: 2014- 12
-
从病灶与环境辨证关系论治消化性溃疡
现代临床医家在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用药方面研究颇多,从临床经验出发者居多,临床上同样可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总体上缺乏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整体治疗理念.导师都斌通过多年临床研究,提出从病灶与环境辨证关系论治消化性溃疡的观点,体现出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整体治疗理念,临床的治疗效验颇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作者:张秋平;郭利仙;郝斌 刊期: 2014- 12
-
重阳气顺天时辨体质之灸法养生观
中医养生文化传承千年,源远流长,中医灸法更是简单有效,实用性强,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灸法之根本在于顾护、调理人体一身之阳气,而四季的变化、体质的差异与阳气息息相关并有着重要的养生指导意义.本文立足经典,以人为本,对灸法养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秉承中医天人相应的理念,以四时之阳气为主线,配合各体质的细分,使灸法养生更细致、科学.......
作者:王夏菲;曹彬;姚维琪;张栏译;魏环 刊期: 2014- 12
-
胡志强牵正散加减治疗面神经炎经验总结
面神经炎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导师胡志强教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多年,常用牵正散加减方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本文就牵正散加减方的病因病机、组成,临床验案浅谈自己体会.......
作者:逯巍;胡志强;李秀娟;张高兰 刊期: 2014- 12
-
花宝金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肝癌经验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宝金教授将气机升降理论贯穿于肿瘤治疗中,临床上认为肝癌的治疗应恢复肝的生理特性为主,注重运用“左升右降”理论防止肝癌转移,截断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的肿瘤病理产物的基础,以经方柴胡剂治疗肝癌为代表,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瑞;花宝金 刊期: 2014- 12
-
试析周仲瑛临证辨治食道癌术后经验
分析及总结周仲瑛教授对食道癌术后的中医辨证及治疗用药特点.将食道癌术后分初期、中期、末期,扶正祛邪始终贯传治疗的全过程,根据病情不同分期及辨证分型,正确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总结周老治疗食道癌术后用药经验、常用药对.并例举3例典型病案.......
作者:董筠 刊期: 2014- 12
动态资讯
- 1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Meta-分析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摭拾(3)
- 3 健脾扶正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
- 5 推拿三步九法结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型腹泻临床观察
- 6 督脉电针早期干预对慢性脑缺血大鼠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
- 7 以五脏视角探讨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
- 8 自拟中药方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 9 手足口病的疾病及病因属性探讨
- 10 理气暖胃止痛贴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临床研究及护理体会
- 11 汪受传补肺固表异病同治经验
- 12 不同参数针刺“水沟”穴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13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的齿叶白鹃梅降糖机制研究
- 14 川芎嗪对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IL-6和IL-18基因表达的影响
- 15 穴位注射合电针TDP治疗颈肩痛
- 16 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积累的研究
- 17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的护理
- 18 中医舌诊客观化与胰岛素抵抗评价方法的关系探讨
- 19 清金化痰汤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sTREM-1影响的研究
- 20 房定亚“病证结合、专方专药”学术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