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14年第10期文章
  • 大孔树脂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结相关文献,对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以中药活性成分,中药化合物为样本,利用其吸附净化技术及特性展开研究.阐明了大孔树脂技术在中药研究分析的独特优势和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莹莹;张广晶;张舒媛;徐雅娟;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4- 10

  • “连柏”巴布剂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优选“连柏”巴布剂的乙醇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乙醇浓度(A)、乙醇用量(B)、提取时间(C)和提取次数(D)4个因素对盐酸小檗碱含量及浸膏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干燥称重法分别测定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及出膏率.结果:乙醇回流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A2B1C2D3,即乙醇浓度为75%、乙醇用量为6倍量,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2h.结论:经过验证实验得连柏巴布......

    作者:谭艳平;于龙;王颖;李峰 刊期: 2014- 10

  • 远志总皂苷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远志总皂苷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在以细叶远志皂苷的纯度为指标,考察多种型号大孔树脂纯化远志总皂苷的吸附及洗脱条件.结果: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为佳纯化远志总皂苷的大孔树脂.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细叶远志皂苷的质量浓度为0.5g/ml,以蒸馏水3BV、30%乙醇、70%乙醇各4BV以1BV/h速度依次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部位.结论:该法工艺可较好地纯化远志总皂苷且稳定可行,为新药研......

    作者:孔辉;郑德;周洪雷;田景振;侯林 刊期: 2014- 10

  • 针灸古籍整理思路探讨——编写《中华针灸宝库》体会

    我国首部明清针灸古籍丛书《中华针灸宝库·明清卷-贺普仁临床点评本》(以下简称《中华针灸宝库》)已正式出版.本书资料丰富,规模宏大,在编纂思路上进行了新的尝试,系统整理收录明清针灸古籍,并突出了面向临床的特点,提高了实用性.现将《中华针灸宝库》特点及编纂思路、方法作一介绍,探讨在系统整理古籍同时,从临床视角解读古典文献的研究思路,以期对针灸古籍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郭静;王麟鹏 刊期: 2014- 10

  • 循经点穴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循经点穴配合中药塌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循经点穴配合中药塌渍)53例,对照组(循经点穴)53例,分别给予对应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9%,两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有肯定疗效.......

    作者:高建成;杨爱国;王东 刊期: 2014- 10

  • 针刺“髓会穴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

    目的:观察“髓会穴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确诊患者采用“髓会穴组”(风府、大椎、双侧天柱、双侧风池、双侧完骨、双侧颈4、5夹脊)[1]常规针刺.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26例,占43.33%;显效28例,占46.67%;有效5例,占8.33%;无效1例,占1.67%;总有效率为98.33%.结论:针刺“髓会穴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赵奉茹;侯书伟;荆波雯;王希友 刊期: 2014- 10

  •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属外内合邪致病(上)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自《黄帝内经》,对于其中温病的发病机理众说纷纭,多认为是伏邪所致.透过《内经》四时疾病发病规律的考证,可知温病的发生属于“外内合邪”,是在冬季受寒以后邪气留连,正气受伤,到春季时再感受邪气而发病,其发病必须符合3个条件.实际上,《内经》的温病并非必须发于春季,冬伤于寒未必春成温病,温病亦不一定是伤于寒所致,“外内合邪”理论与后世多种温病学说有所不同.明确温病发生的源头理论,......

    作者:李宇铭 刊期: 2014- 10

  • 浅谈中药对药分期治疗痤疮

    痤疮为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在临证中根据其临床表现,将病程分为急性期、平稳期、修复期,并按照各期病证特点,予以中药对药治疗可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曾丽蓉;屈乐言;马彩茗 刊期: 2014- 10

  • 浅议“耳肾相关论”

    耳肾相关理论是中医肾藏象学说重要组成部分,耳肾相关理论包括肾主耳,肾脏起主导作用;耳为肾之外候,耳的功能反映肾脏功能的盛衰等两层关系.而耳肾之间联系的物质基础是肾精,肾藏精是耳肾相关论的基础,两者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范为民;李艳;胡怡芳 刊期: 2014- 10

  •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金匮要略》痉病诊治思维步骤分析

    为揭示《金匮要略》诊治疾病的原本思路,在隐性知识理论指导下,采用原著明确提出的“治未病”原则,以痉病为切入点,分析有方证原文诊治疾病的思路、思考的重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案,结论认为“治未病”在原著不仅是一个疾病预防原则,还是一个终决定方剂、药物选择的治疗原则,将痉病相关原文划分为“辨治已病”与“辨治未病”可揭示原著诊治该病的思维步骤.较之应用后世理论解释与重构经典的阐释学,借鉴采用隐性知识理论,研究结......

    作者:李成卫 刊期: 20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