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第12期文章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功血的相关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临床上有相似的症状,易被漏诊或误诊,进导致不良后序事件的发生.文章从两者的关系、目前的诊断、内分泌方面的发病机制、激素治疗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秦莉花;李晟;陈晓阳;陈燕;李春梅;王若光 刊期: 2013- 12

  • 《串雅内编》袁氏刻本与榆园刻本的体例比较

    《串雅内编》为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搜集民间治疗经验辑合而成的中医方书著作,其传世版本有多种.袁氏刻本与榆园刻本即是其中的两种版本.二书无论在刊行时间、刊刻体例、依据版本、刊行目的几方面均有不同.袁氏刻本所依据的知不足斋丛书本,要早于榆园刻本所依据的咸丰初年余杭刻本.因此,两书在重刊时,由于出版目的不同,在对待各自所据版本的处理方法上也存在着差异.......

    作者:赵东丽;王键 刊期: 2013- 12

  • 脾瘅病因病机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合并症亦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倾向,糖尿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其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现已成为世界性亟待攻克的难题.而糖尿病大多是由糖尿病前期转变而来,所以对糖尿病前期进行早期干预,将成为解决这个世界难题的重要手段.中医理论中“脾瘅”就是糖尿病前期,该病多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阴阳失调的综合性疾病.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药对该病进行治......

    作者:霍达;郭利平 刊期: 2013- 12

  • 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mPTP开放情况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近5-8年来国内外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试图使在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调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机制的研究方面有所发现,为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更多更有力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超;刘昭;张佳丽;常小荣;严洁;刘密 刊期: 2013- 12

  • 高血压病中医治法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并在逆转靶器官损害、药物毒副作用较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独到优势.目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文献资料众多,本文拟从治病八法的角度对高血压病的治法进行综述,为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面梳理高血压病提供思路.......

    作者:祁向争;王保和;徐强 刊期: 2013- 12

  • 蝙蝠葛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蝙蝠葛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根、茎叶、果实均有良好的药理效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前景.文章对蝙蝠葛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目前对蝙蝠葛药理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蝙蛹葛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抗心律失常、抗心肌梗死、脑缺血神经保护、抗血栓形成以及抗肿瘤作用.......

    作者:姜峰玉;孙抒 刊期: 2013- 12

  •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动脉注射给药,14d为1个疗程,3~5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2.55%,对照组治愈率为5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4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疗效更可靠.......

    作者:周翠红;杨林;姚彤 刊期: 2013- 12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2年7月在本科接受TACE联合全身静脉化疗的胃癌肝转移病例51例,所有病例先行1~3周期全身静脉化疗(EOF方案或TOF方案),化疗期间患者同时接受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化疗结束后3~4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接受TACE联合全身静脉化疗,客观有效率62......

    作者:颜廷华;孙军;谷文龙;俞进友;朱建军 刊期: 2013- 12

  • 痹证食疗源流考

    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袭入,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酸楚、麻木、重着、肿胀、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形或累及脏腑等特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的总称.其病程漫长,迁延难愈,因此其防治倍受关注.祖国医学认为“药食同源”,中医食疗作为祖国医学的分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许多疾病治疗中都起到了明确的辅助治疗效果.痹证的食疗早在秦汉时期开始萌芽,在隋唐时期理......

    作者:姜德友;郎笑飞 刊期: 2013- 12

  • 复方中药时效关系和“效应拐点”研究及其意义

    文章就复方中药时效关系的研究做了总结,复方中药时效关系研究应包括:“用药起点,用药的拐点、用药的终点”,并提出了慢性病复方中药治疗“效应拐点”的概念.临床只有“病证结合”,“方证相应”,“药证相符”,“用量恰当”,“药时到位”,才能体现出效.重视复方中药时效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在慢性病的治疗中如何研究探讨慢性病治疗的效应拐点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武勋;张少强;朱明丹;张斐;许艳伶;魏聪聪;丛紫东;林圆圆;王智先 刊期: 201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