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第11期文章
  • 发掘中医传统“皮部”理论精髓拓展中医效应机制研究新思路

    “皮部”理论是中医传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关于中医传统“皮部”理论的研究却鲜有开展.文章从“皮部”理论的理论渊源、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对“皮部”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指明了“皮部”理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作者:张欣;刘明军;尚坤;吴萌;李亚;王之虹 刊期: 2013- 11

  • 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分析谈体质学说在脑梗死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研究脑梗死急性期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为建立脑梗死的中医一级预防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1972-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发表的脑梗死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脑梗死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不同时期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03篇,总病例数860例.近40年,在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痰......

    作者:周震;刘清清;张玉莲 刊期: 2013- 11

  • 中医证候规范和测量的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进展

    中医证及证候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是近30年来中医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证候学研究涉及到复杂科学,证本身具有“组学”特征,不是某一个微观指标所能表征.近年来由于多学科的介入,DME测量方法引入,以及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中医证候的复杂性科学问题提供了可能.证候规范和测量涉及到多指标的量化测量和降维等多元统计学方法,高级统计方法引入深化了证候研究.文章系统回顾了聚类分析、探索性和证......

    作者:李国春;王均琴;刘德麟;余小金;吴勉华 刊期: 2013- 11

  • 影响睾丸附睾及精子超微结构的相关因素研究概况

    高达60%~75%的男性不育患者找不到原因,不明原因的男性不育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近年的研究表明睾丸附睾超微结构损伤导致的精子数量、活力异常(即少弱精子症)是许多男子不育的直接原因,多种理化因素能直接或间接导致睾丸附睾或精子的超微结构的损伤.文章就近年来影响睾丸附睾及精子超微结构的相关因素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宾彬;陆海旺;王杰;王德胜;徐杰新;覃智标;崔锦珠;梁劲松;庞秋华 刊期: 2013- 11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舒适护理对肠梗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舒适护理对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舒适护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98.08%,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00%、8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陈吉妮;苏鹏飞 刊期: 2013- 11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PI、BI、PD、AL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

    作者:杨俊 刊期: 2013- 11

  •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血管单元的MMP/TIMP系统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病,为临床常见高发病,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确;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具有独特优势,方药作用机制亟待深入探索.神经血管单元(NVU)是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病机研究的新热点,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MP/TIMP)系统动态失衡是其损伤和修复的关键启动因素.目前,未见缺血性脑卒中证候病机与NV......

    作者:郭英慧;高杰 刊期: 2013- 11

  • 孙桂芝运用“体阴用阳”理论论治肝癌经验

    孙桂芝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家,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潜心研习和临床实践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40余年,学验俱丰,疗效卓著,深受广大病患及行业同仁信赖推崇.作者有幸随师侍诊,略有所得,现简介其运用“体阴用阳”理论论治肝癌经验点滴如下.......

    作者:何立丽;顾恪波;王逊;孙桂芝 刊期: 2013- 11

  • 明清医家防治温疫研究特色及启示

    明清时期为中医辨治疫病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治疫大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六位医家防治温疫经验进行研究,以探讨明清时期温疫学派总体防治疫病的方法与特色,为现代临床防治传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苏颖 刊期: 2013- 11

  • 冲脉理论与脑出血冲气上逆病机特征之探讨

    文章认为冲脉不是奇经八脉之衝脉,乃形神承制之太冲脉.冲脉血海元气以冲和为用,内化为脑髓神机,外显为各种生理现象.基于形而下和形而上的辩证统一观,认为脑出血属于出血性中风,其冲气上逆病机以肝气上逆风火内动兼挟内生邪气为特征,以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脑髓神机受损为临床表现,直接镇冲、降冲、平冲以肝脏象之亢阳、内风、逆气为治疗目标;间接镇冲、降冲、平冲均以脏腑的内生之邪为治疗目标.所以,冲脉理论指导下的冲......

    作者:周德生;胡华;杨洋;陈瑶 刊期: 201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