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第10期文章
  • 利水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

    通过对古今具有利水作用中药的文献梳理,及对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中利尿剂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作用,从中药药性与药理角度阐释利水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响波;于妮娜;刘轶凡 刊期: 2013- 10

  • 论《黄帝内经》之“咸入肾”

    《黄帝内经》的“咸入肾”理论揭示了五味之咸与五脏之肾的密切关系.生理上,“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咸,先走肾”,“咸生肾”;病理上,“五味入胃,各归其所攻”,“咸先入肾”,“夭之由也”;治疗上,后世多用盐引药气入肾脏以治其病.......

    作者:刘锋;周宜;徐姗姗;唐朋利 刊期: 2013- 10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研究概况

    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导致的肢体功能异常及精神障碍疾病是脑血管病的两大研究方向.据统计,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发病率高达70%,既往治疗大都重视肢体功能的恢复,而对于精神障碍的研究与治疗逐渐成为当今脑血管病研究与治疗的难点与热点.......

    作者:张觉人;甘盼盼 刊期: 2013- 10

  • 中医药调控脑缺血损伤血脑屏障通透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的:对近年来关于中医药调控脑缺血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机制作一整理,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脑缺血损伤提供参考.方法:以血脑屏障、脑缺血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及相关搜索引擎检索近20年的有关中医药调控血脑屏障及其机理方面的文章263篇,以中医药为关键词对文章进行了筛选,获得相关文献66篇.结果:阅读了66篇有关中医药与血脑屏障的文章,引用了37篇文章,发现中医药可通过多种机制对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双向调......

    作者:刘洋;刘敬霞;李娟;刘会贤 刊期: 2013- 10

  • 中医药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微环境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妇科常见病.腹腔液中活化巨噬细胞的增加,其产物(IL-1、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也增加,可能营造了一种腹腔微环境,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取决于腹腔微环境免疫屏障系统的功能状态.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改善腹腔液细胞免疫功能,平衡细胞因子及细胞活性物质异常表达,影响其他生物化学因素等方式调节腹腔微环境,从而抑制子宫......

    作者:余燚薇;赵瑞华 刊期: 2013- 10

  • 瓜蒌子有效提取物质研究进展

    近几年国内外对瓜蒌子化学成分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瓜蒌子提取物中的脂肪酸、甾醇和萜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类、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的研究概况,并对压榨法、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脂类提取纯化工艺和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以及瓜蒌子定性和定量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深化相关研究,促进瓜蒌子有效成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荣超;辛杰;王真真;郭庆梅;周凤琴 刊期: 2013- 10

  • 各种针灸疗法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概况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目前西药治疗药物卡马西平副作用较大,手术治疗虽可缓解患者病痛,但风险大,有复发可能,多数病人因畏惧心理难以接受.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较快缓解患者病痛,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操作方式多样,无副作用等优点,不仅患者容易接受,医者也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从多种针灸方法中选择佳、适合病人病情的治疗方案,疗效较好,值......

    作者:张思彬;付于 刊期: 2013- 10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三联疗效,比较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

    作者:祝颂 刊期: 2013- 10

  • 中西结合序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序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CAG伴癌前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81例,两组均予规范服用含PPI的根治Hp四联方案14天,第3周起治疗组予自拟胃萎Ⅰ号方治疗,对照组予维酶素+胃复春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胃镜下黏膜病理组织学积分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作者:方晓华;杨振斌 刊期: 2013- 10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门诊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而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IL-2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

    作者:王月利 刊期: 20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