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第6期文章
  • 从肝藏血认识女性围绝经期高血压治疗的时间特点

    文章基于“肝藏血”的中医理论阐释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的昼夜节律失常.并以养血调肝为主要治法探讨围绝经期高血压治疗的时间特点.......

    作者:陈晓玉;许颖智 刊期: 2012- 06

  • “中气”理论认识源流浅探

    脾胃同居中焦,通达上下,为和济水火之机,亦为升降木金之轴,两者纳化相依,燥湿相济,升降相因,共建“中气”而为气血生化之源及后天之本.一切外感、内伤诸病皆因“中气”失运,升降反作而起,笔者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临证之理法方药皆首重“中气”,疗效显著.本文试以先哲对“中气”理论之认识为经,以时间推移为纬,结合笔者之粗浅分析,对“中气”理论进行整理研究.......

    作者:吕英;林明欣 刊期: 2012- 06

  • 高脂血症与血瘀证关系辨析

    高脂血症不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脂蛋白代谢的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已有大量临床证据显示,长期良好的血脂控制,降低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减轻并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增加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减少大血管事件的发生.目前虽然多种西药有肯定的降脂作用,但长期应用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所以中医学界非常重视对高脂血......

    作者:孙媛;纪笑艳 刊期: 2012- 06

  • 论中医“肺痿”一名与“肺纤维化”为相侔

    目的:以扎实的中医历史文献和当代文献依据与学理论辩肺痿/肺纤维化病名对应的正确性,为中医药(含针灸)介入难治性重大病种肺纤维化治疗的下一步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思辨性科学研究方法中的系统归纳法追溯历代相关著名医家论述,再引据当代文献,进行论辩,把握其主要的学术精髓,廓清杂说,厘定实据,统一认识.结果:得出在既往中医学者所使用的病名对应中,只有“肺痿”一名与“肺纤维化”为相侔的结论.......

    作者:肖小花;李戎;梁繁荣;刘春涛;吴曦 刊期: 2012- 06

  • 中医学四种特殊诊法探析

    中医诊断学体系中,诊察病情、收集疾病信息资料的基本方法是望、闻、问、切四诊,但在中医诊断学的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一些特殊的诊察手段.比如,以治测证、尿试验、尝粪、以梦诊病等等.这些特殊诊法,多是基于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其中某些诊法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有些诊法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但它们都没有被后世中医学广泛运用,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技法被记录下来,或者被赋予了伦理意义纳入......

    作者:刘春强;张岚 刊期: 2012- 06

  • 从肝肾阴虚论治中风病之浅析

    中风病是如今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本病发病较急且病因病机复杂,中风的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气、瘀、虚,肝肾阴虚,气血衰少是其主要病机,肝肾在中风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就肝肾阴虚与中风病的关系及治法作一探讨.......

    作者:吴萍 刊期: 2012- 06

  • 乳腺癌抑郁症从肝论治的中医理论探析

    乳腺癌抑郁症不仅会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而且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本文从心理应激与乳腺癌抑郁症,心理应激与肝的关系论述论述乳腺癌抑郁症从肝论治的中医理论及治疗研究,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展华;肖彬 刊期: 2012- 06

  • 也论《伤寒论》中的“往来寒热”

    文章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伤寒论》中的往来寒热之定义、病机及治疗方法.往来寒热为“恶寒”与“恶热”交替,其病机为卫阳在半表半里宣发受阻,时通时郁,见于少阳经络之为病.其治疗方法为提邪外出.......

    作者:黄开颜;李赛美 刊期: 2012- 06

  • 彭万年教授验案三则

    彭万年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方派名医,擅用经方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症,圆机活法,效若桴鼓.学术上推崇《伤寒论》,对条文熟读成诵.彭师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舍绳墨何成直线,经方为医方之祖,后世之方剂无不源于经方、从经方变化加减而来,即使有清一代温病名医吴塘亦说其名著《温病条辨》为羽翼仲景之作.正确掌握经方的使用即是掌握了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可以执简驭繁.但......

    作者:桑方方 刊期: 2012- 06

  • 李延冠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经验

    总结李廷冠教授辨证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经验.乳腺癌术后属正虚邪实,临床上按湿热互结、气血两虚、脾胃虚弱、胃阴虚损、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进行辨证.治疗上注意补益脾肾,补气养血,佐以驱邪.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化、放疗的毒副反应,防止复发转移,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梁少华;莫小勤 刊期: 201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