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第9期文章
  • 香附四性变迁的本草考证

    历史时期香附四性是有变迁的.通过系统考察1949年新中国以前的历代本草文献,发现香附四性变迁具有阶段性: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以前香附性多微寒;清康熙元年至清光绪二十二年(1662-1896年)香附由性微寒平微温交替到性温平交替再到性温微寒交替;清光绪三十三年至民国三十七年(1907-1948年)香附性又多微寒.香附四性的变迁情况及规律仍值得进一步的考察.......

    作者:朱艳玲 刊期: 2011- 09

  • DPPH法分析测定生地和熟地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目的:采用不同提取溶剂、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生地和熟地,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方法测定生地和熟地不同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利用DPPH测定样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生地正丁醇提取物,熟地无水乙醇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高,ASE提取总多酚含量高.在DPPH实验中,生地正丁醇提取物和熟地丙酮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强,ASE法提取样品均具有很好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作者:桂语歌;宗晓菲;王晶;刘春明;李丽 刊期: 2011- 09

  • HPLC法测定南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

    目的:建立南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DikmaDiamon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1.5%甲酸溶液(16:16:68),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6nm,柱温:室温.结果:线性范围为11.984~299.6m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1.83%,精密度RSD=1.66%(n=6),重......

    作者:刘丹;余良忠;文萍 刊期: 2011- 09

  • HPLC法测定心通滴丸中丹酚酸B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心通滴丸中丹酚酸B含量的HPLC.方法:C18柱(4.6mm×150mm,5μm),甲醇-1.7%甲酸(40∶6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86nm.结果:丹酚酸B的线性范围为0.323~1.939mg,加样回收率为98.10%.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可靠,可用于心通滴丸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徽;郑冀;孙志强;代龙 刊期: 2011- 09

  • 几种不同种源远志等位酶与可溶性蛋白鉴别研究

    目的:利用等位酶与可溶性蛋白凝胶电泳技术探讨远志不同种源的鉴别与亲缘关系.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分析不同种源远志苹果酸酶、过氧化物酶、酯酶与可溶性蛋白谱带,采用NASYS软件对电泳谱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远志可溶性蛋白与等位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能够鉴别不同种源的远志,9份不同种源远志可被聚为三种类型,遗传距离0.1054~1.2040,除卵叶远志外,其余8份远志遗传距离0......

    作者:赵云生;万德光;陈新;田洪岭 刊期: 2011- 09

  • 以背俞调节脾胃功能的“以俞调枢”理论的提出与构建

    分析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在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中的重要地位;总结在背俞穴处操作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理论观点及实践成果,从而构建以背俞调节脾胃功能的“以俞调枢”理论体系.......

    作者:谢胜;张越;周晓玲 刊期: 2011- 09

  • 针刺不同穴位对轻度原发性痛经患者止痛作用时效规律的影响

    目的:比较针刺单穴、多穴治疗轻度痛经止痛作用的时效规律,为针刺单穴、多穴治疗本病确定佳留针时间、针刺频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符合原发性痛经纳入标准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一组为单刺十七椎、另一组为针刺十七椎等多个穴位.每组轻度疼痛患者各观察45人次.均留针30分钟,分别记录针刺前即时、进针5min、10min、20min、30min及起针后30min、60min、120min的V......

    作者:陈少宗;李涛 刊期: 2011- 09

  • 规范化电针方案治疗MGH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规范化电针方案治疗MGH临床疗效,为推广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平行对照,将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观察组主穴取甲、乙两组,并随证配伍,加用电针.对照组针刺《针灸治疗学》所选穴位.4个疗程后统计分析患者乳痛、乳块和全身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综合疗效:观察组治愈28例(77.78%),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愈率17例(48.57%),显......

    作者:张卫华;李艳;王珊玺;李苦琴 刊期: 2011- 09

  • 针灸研究领域卫生经济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研究领域卫生经济学评价的现状.方法:通过对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和针灸领域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卫生经济学评价在针灸领域运用的特点.结果:目前的研究表明国外的研究多于国内的研究;研究质量较高;结果阳性率高;研究内容单一.结论:卫生经济学在针刺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尤其是国内的研究还需加强.在以后的研究中需对成本的计算,产出的测量,分析与评价等方面给予注意.......

    作者:周思远;邓竹青;梁繁荣;李瑛 刊期: 2011- 09

  • 乳腺增生病不同证型关元穴红外辐射光谱探讨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不同证型任脉经穴关元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观察了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不同证型关元穴1.5~16.μm波段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结果: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型患者与冲任失调型患者比较,两组关元穴体表红外辐射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的波段为:1.5~2.25μm,2.75μm,3μm,3.5μm,3.75~5μm,6~......

    作者:冯鑫鑫;葛林宝;沈雪勇;尚妍妍;孙霃平;胡升芳;应荐 刊期: 2011-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