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第5期文章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女性围绝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辨证施治.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刘晓松 刊期: 2007- 05

  • 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举隅

    介绍运用中药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则,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咽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癌晚期.阐述方药治疗经过等.......

    作者:夏骏;王文龙;徐丽华 刊期: 2007- 05

  • 芒硝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芒硝味辛苦咸寒,有除祛五脏积热,胃热闭,涤除蓄结饮食,破留血腹中,痰食搏结,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推陈致新的作用.近年来笔者在妇科疾病特别是一些疑难顽疾的治疗中,采用芒硝的破留血,通经脉,利月水的治疗作用,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兰宏江;李亚朔;任明哲;王弦;苏晓霞 刊期: 2007- 05

  • 沈凤阁运用养阴法验案4则

    从沈凤阁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支气管扩张症、干燥综合征4个方面介绍了他对该法运用的经验.......

    作者:赖明生;刘涛 刊期: 2007- 05

  • 情志护理是老年患者康复的关键护理

    在病人这个群体中,老年患者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老年患者受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与其他年龄的患者相比,即使病情相似,但其住院时间较长、复发率较高、易产生合并症、康复速度较慢.如何提高老年患者康复水平,情志护理是关键的护理.......

    作者:费秋红;卢昕 刊期: 2007- 05

  •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辨证施护刍议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病,病因复杂,症状各异,病程迁延难愈,容易复发.笔者对36例病人进行口服中药加中药熏蒸坐浴辨证施护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绍秀;刘建东;薄颖 刊期: 2007- 05

  • 中医学关于卒中二级预防的研究状况与述评

    回顾了近10年来中医学有关卒中二级预防的文献.卒中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情志、饮食、吸烟、饮酒、起居、气候、遗传与体质等因素.提示针对卒中二级预防的危险因素众多,如何探讨具有个体化的卒中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强调了立足国情,在预防卒中,实施二级预防方面,应中西医优势互补,以合理配置当前我国的中西医资源,使医疗卫生资源效益大化.......

    作者:常富业;郭玉荣;李辉;李云;袁英;王永炎 刊期: 2007- 05

  • 益气活血法对肾小球硬化的干预作用

    介绍治疗肾小球肾炎的经验.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通脉口服液可以缓解肾小球硬化、理论基础是运用中药益气活血法.从理论基础或实验研究两大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杨霓芝;朴胜华;王立新;包昆;刘旭生;王桦 刊期: 2007- 05

  • 火神派何以自成一派(下)

    3火神派与温补派的对比明代薛己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和治疗,强调脾胃和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善用甘温之品,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特色的学术体系.其后,张景岳继承其观点,进而提出阳重于阴的观点,为温补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称为温补学派.......

    作者:张存悌 刊期: 200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