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第9期文章
  • 小柴胡汤试治麻醉术后少阳证的机理探析

    从小柴胡汤的药组和现代药理研究、主症及麻醉术后少阳证的病因病机上阐述小柴胡汤治疗麻醉术后少阳证的机理,并对临床应用的剂型和适应证提出参考意见,以展望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佳;陈利国 刊期: 2006- 09

  • 穴位埋线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45例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表现为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如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发生虚脱,好发于未婚女子.......

    作者:蒙珊;杜艳 刊期: 2006- 09

  • 针灸治疗功能性大便失禁疗效观察

    功能性大便失禁(functionalfecalincontinence,FFIC)是指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排便失控至少1个月以上,且无明显的神经或解剖结构异常.患者因不能随意控制排出粪便和气体,肛门会阴部长期潮湿不洁、污染衣物而影响日常的生活及工作.......

    作者:尹继霞 刊期: 2006- 09

  • 推拿配合针灸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针灸配合手法与口服西药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针刺颈夹脊、百会、风池等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眩晕停、谷维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67.7%,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意义统计学(P<0.01,P<0.05).结......

    作者:赵铎 刊期: 2006- 09

  • 运用两种特殊针刺手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法和烧山火法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6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施以醒脑开窍法和烧山火法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施以平补平泻法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基本恢复及显著进步的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醒脑开窍法和烧山火法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冯莉 刊期: 2006- 09

  • 经穴详解系列篇(6)

    1承浆(ChengJiang)承浆穴,任脉的后一个穴位,为足阳明、任脉两条经脉的交会穴.督脉在上为阳气所聚,任脉在下为阴气之凝,上下唇合则本穴上承督脉纯阳之气,下接任脉极阴之气,贯通阴阳上下,此一承也;承浆穴居于下唇颐唇沟内,口为饮食进入胃内之门户,浆液水谷由此承接、受纳才得以进入人体,此二承也.......

    作者:陈以国 刊期: 2006- 09

  • 进展期胃癌患者脾虚证等级的计量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脾虚程度不同时,临床症征和血液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建立脾虚证计量诊断方法进行探索.方法:采用中医症状积分法进行脾虚证等级分组,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液指标的差别,运用多类判别分析法建立进展期胃癌脾虚证等级判别函数.结果:289例患者中非脾虚证组99例,脾虚证组190例,其中轻度脾虚组120例,中度脾虚组70例,29项血液指标中有19项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判别筛选,神疲乏力、食欲减退......

    作者:朱莹杰;杨金坤;郑坚;顾缨 刊期: 2006- 09

  • 舌下络脉诊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对仝小林临床舌诊经验进行了总结,尤其是对舌下络脉的研究,认为舌下络脉诊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络脉之形,二是络脉之色.对糖尿病郁、热、虚、损的不同发展阶段,舌下络脉形色的变化和其指导作用作了分别的论述.并提出了络脉的观察范围,年龄对舌下络脉的影响,舌下络脉诊法应与眼底和脉象互参的观点,体现了仝小林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活血化瘀通络贯彻始终的原则.......

    作者:毕桂芝;仝小林 刊期: 2006- 09

  • 岭南地区207例胸痹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与舌象关系分析

    目的:研究岭南地区冠心病患者舌象及舌下脉特点,并与冠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冠心病中医舌象与冠状动脉的相关性.方法:观察来自广东省的207例胸痹患者中医证候、舌象、舌下脉,Judkins法冠脉造影检查,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冠心病组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心血瘀阻证及痰浊壅塞证明显增多,舌紫黯、舌苔厚者明显增多.舌紫暗比例有随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作者:郭力恒;张敏州;曾影红;李松 刊期: 2006- 09

  • 中医血瘀证本质研究概况

    血瘀证是目前中西医界研究多和广泛的中医证候,关于血瘀证的实质不同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目前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粗浅的归纳.......

    作者:刘军莲;宋剑南 刊期: 200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