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辽宁中医杂志》是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月刊, 1958年创刊。辽宁省卫生厅主管,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优秀期刊等殊荣。本刊编排规范,内容充实,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适宜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欢迎广大读者订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7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128/R

邮发代号: 8-8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8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辽宁中医杂志
  • 杂志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719
  • 国内刊号:21-112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辽宁中医杂志2001年第7期文章
  • 戚广崇治疗不明原因性男子不育症经验

    戚广崇,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北站医院中西医结合不育症专科主任、上海市中医不育症医疗协作中心主任,戚师从事男科专业已20余年,尤擅长男子不育症的治疗.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兹将老师治疗不明原因性男子不育症的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李其信;赵劲松 刊期: 2001- 07

  • 男性不育症证治

    男性不育症的分型(分类)及治疗经验随着环境污染、性观念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日趋下降,不育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病症.随着性开放思潮的影响,婚前、婚外性生活泛滥,性传播性疾病死灰复燃且日趋严重,由此引起的不育症已上升为首要病因,给人类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笔者调查不育症患者中由夫妇双方因素引起的约占50%,其余男女约各半........

    作者:戚广崇 刊期: 2001- 07

  • 信息分析技术在脾胃阴虚证鉴别诊断中的运用

    运用信息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建立量化的脾胃阴虚证鉴别诊断体系.将脾胃阴虚证出现的13项主要症状、体征的出现频率用信息论原理,求出熵、信息传递系数和对诊断的贡献率,基于贝叶斯判别分析和简化评分法建立鉴别诊断体系.并回到临床进行考核.结果,腹胀、嘈杂、呃逆嗳气、大便不调、胃脘不适、消瘦、善饥等症状有较大的鉴别诊断意义(单项贡献率>10%).而烦热、乏力、纳差、渴饮、脉象改变在鉴别诊断中意义相对较小(单项......

    作者:魏睦新;汤一新;陈德珍;贝叔英;管学忠 刊期: 2001- 07

  • 博极医源广识各科

    李师以中医理论和中医内科为专攻,悉心研读、、、等经典著作.善于撷取历代医家之精华,博古融今.擅治内科杂病,对儿、妇、皮肤等疾患的治疗也有独到之处.在诊治过程中,师古而不泥古,刻意探索求新.主张处方应少而精,灵活多变,切中病机.现择其临床医案3则以飨同道.......

    作者:夏永良;夏永宏 刊期: 2001- 07

  • 反阿是穴肌肉起止点取穴法初探

    反阿是穴取穴法又名肌肉起止点取穴法,是根据取穴法的基本原则,结合现代解剖学,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专门针对软组织损伤的取穴法,其穴性及分布规律均与阿是穴相反,对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均有满意疗效.......

    作者:张文兵;霍则军 刊期: 2001- 07

  •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中年.笔者自1997-2000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6例,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慧梅 刊期: 2001- 07

  • 眼科专科辨证体系及眼科常见证候的研究(7)

    2.6.15水轮气滞血瘀证因气滞而血行不畅,瘀阻水轮,以视力下降,甚则暴盲,舌黯红,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以往常统称为气滞血瘀证.证候:视物模糊,或视力急剧下降,甚或仅睹三光,眼珠转动作痛.眼底检查,见视盘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怒张,视网膜有放射状出血,或玻璃体积血;或视盘色淡或白,动脉变细,状如白线,或虽有血柱在脉,但呈串珠状,静脉变细,黄斑区呈樱桃红.平素情志抑郁,胸胁疼痛,舌质紫黯,脉弦......

    作者:彭清华;朱文锋 刊期: 2001- 07